Wuhan Zhisheng New Energy  Co., Ltd.
武汉之升新能源有限公司
NEWS
新闻动态
【论文赏析】港中文卢怡君水系锰基电池综述——新兴水系锰基电池:基本认识,挑战和机遇
来源: | 作者:之升新能源 | 发布时间: 2023-05-28 | 639 次浏览 | 分享到:
港中文卢怡君水系锰基电池综述——新兴水系锰基电池:基本认识,挑战和机遇


01
文章摘要


水系锰(Mn)基电池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逆性和本征安全性而成为电网规模储能的有利的候选者。然而,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受到有争议的反应机制,低能量密度,差循环稳定性的阻碍。在此,香港中文大学卢怡君教授团队系统性的总结了基于各种氧化还原电对的新兴水系锰基电池,包括Mn0/Mn2+和Mn2+/MnO2的液-固沉积/溶解反应,Mn2+/Mn3+和MnO42-/MnO4的液-液转化反应,以及以氧化锰为主体材料的 XMnOy/MnOy(X:阳离子)的固体插层反应。本综述提出了对其在每个反应中的物理化学性质、科学挑战和改进策略的基本理解和总结。最后,强调了未来商业化的水系锰基电池的设计观点。

02
图文速递








图1:水系Mn基氧化还原电对在水介质中的电化学性质和机理

 (a)Mn反应的电位-pH Pourbaix 图。(b) 可逆Mn氧化还原对的氧化还原电位。(c) 各种锰基电池在不同机理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Mn 金属负电极和 Mn 离子电池

(a) 锰金属负极锰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b) Mn/Mn2+电对在含有 NaClO4、甘氨酸和 50 wt% 蔗糖作为添加剂的MnSO4电解液中反应的循环伏安曲线。(c)使用1 M MnSO4或1 M Mn(CF3SO3)2电解质的 Mn||MnVO 电池的电压曲线。









图3:Mn金属负极保护策略

(a) 锰金属负极的科学挑战和缓解策略示意图。(b) 在 Mn||MnVO 电池中循环前后碳/Mn复合负极的X射线衍射谱。(c) 镀锡 Mn(Mn@ISI)对称电池在 0.1 mA cm–2(黑线)或 0.2 mA cm–2(红线)下的循环性能。(d) Mn@ISI负极在循环前后的俯视图和横截面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图4:基于 Mn2+/Mn3+的液流电池(RFB)

 (a) 基于Mn2+/Mn3+的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b) Mn3+歧化和稳定策略的示意图。(c) [Mn(H2O)6]2+和[Mn(EDTA)]2–的优化几何结构和HUMO-LUMO间隙,以及与MnSO4或[Mn(EDTA)]2–电解质中循环后的电极SEM图。(d) 含或不含Ti添加剂的 MnSO4 电解质的循环伏安曲线。(e) 单流设计中不同荷电状态(SOC)下 Ti-Mn RFB的代表性电压曲线(电解质成分:1 M MnSO4 + 1 M TiOSO4 + 3 M H2SO4)。









图5:具有沉积-溶解反应机制的Mn2+/MnO2基电池

(a) 金属-Mn2+/MnO2 电池的工作原理。(b) Zn- Mn2+/MnO2电池在有酸或无酸的硫酸盐体系中的代表性电压曲线。(c) 质子在Mn2+/MnO2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缓解策略的示意图。(d) 质子库H2PO4 通过在放电过程中释放H+来辅助MnO2放电。(e) Mn2+/MnO2电极在酸性介质中和对电极在碱性介质中的电解液解耦Mn2+/MnO2电池的工作原理。(f) 电解质去耦Zn- Mn2+/MnO2电池的代表性电压曲线。









图6:基于Mn2+/MnO2的电池动力学行为和稳定性优化

 (a)改善 Mn2+/MnO2基电池动力学行为的设计策略。(b) Zn2+/Mn2+与各种阴离子的典型计算结合能。(c) PVP 辅助的MnO2去溶剂化过程示意图。(d) 质子辅助的MnO2溶解过程四步反应路径的相对能量分布。(e) 顶部:在添加 0.1 M H2SO4的MnSO4 电解质中具有Mn空位的电沉积MnO2晶体的原子分辨率 HAADF-STEM 图像。底部:有或没有Mn空位的MnO2的电子密度差异。(f) Ni辅助电沉积MnO2在STEM模式下的能量色散 X 射线光谱(EDX)元素映射。(g) 碘化物通过解决放电过程中“死”MnO2问题的氧化还原介体效应示意图。(h) 在碘化物氧化还原介体的帮助下,Zn-Mn2+/MnO2电池在50 mAh cm-2 下循环的电压曲线。(i) 有或没有碘化物的碳毡电极的SEM图像和循环后电解液的光学图像(电解液组成:1 M Zn(Ac)2 + 1 M Mn(Ac)2 + 2 M KCl + 0.1 M KI)。









图 7:近中性可充电Zn-MnO2电池中的MnO2反应机理

(a) Zn2+在隧道型 α-MnO2和锌负极之间迁移的锌离子电池示意图。(b) 锌负极和α-MnO2正极在 1 M Zn(NO3)2 电解液中 2 mV s–1 扫速时的CV曲线。(c) α-MnO2 电极在第一次循环和第二次循环放电过程中的原位 XRD。(d) 使用 2 M ZnSO4 + 0.2 M MnSO4 电解质的 Zn-MnO2 电池(50 mA g-1 持续 120 秒,然后静置 4 小时)的放电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 (GITT) 曲线。(e) ZHS辅助锰参与的 Mn2+/ZnxMnO(OH)2反应的沉积-溶解反应机理示意图,其中ZHS参与沉积-溶解反应以缓冲电解液pH值(电解液组成为2 M ZnSO4 + 0.2 M MnSO4)。(f) 电解质组成为 1 M Zn(TFSI)2 + 0.1 M Mn(TFSI)2的δ-MnO2的非扩散 Zn2+嵌入和随后的H+转化反应机制示意图。(g) α-MnO2纳米棒在H+嵌入后具有隧道畸变的低倍 STEM 图像。来自(h)表面和(i)大部分H+嵌入的α-MnO2纳米棒的原子级成像。









图8:锰基材料的优化策略

(a) 石墨烯卷轴α-MnO2的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图像。(b) 石墨烯卷轴α-MnO2的高分辨率 TEM 图像。(c) 掺入K+离子稳定具有K-O键的Mn多面体的示意图。(d) 聚苯胺嵌入δ-MnO2的示意图。(e) Zn2+在具有Mn空位的尖晶石型ZnMn2O4中扩散的示意图。(f) 提出的Zn2+在有或没有Mn空位的尖晶石型 ZnMn2O4 中扩散。









图 9:MnO42–/ MnO4基液流电池

(a) MnO42–/ MnO4氧化还原对。其溶解在5 M OH中的3.62 M MnO4 的CV 曲线在20 mV s−1的扫描速率下在减小(蓝线)和加宽(红线)电化学窗口中循环30 次。(b) 多硫化物- MnO42–/ MnO4–RFB 在第一个循环中的电压曲线,其中它先放电然后充电至60%的充电状态(负极:3 M NaOH 中溶解2.1 M Na2S2 || 正极:3 M NaOH 中溶解 2.1 M NaMnO4)。



03
观点总结
锰基材料储量丰富且成本低廉,有望用于大规模储能应用。本综述在基于金属离子电池的静态电池、电解电池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等不同场景中讨论了具有多种反应机制的锰基电池。
科学挑战和机遇总结如下:
1)锰金属具有极低的电镀/剥离电位,与传统负极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高的工作电压。然而,它存在严重的HER和电极钝化问题。WIS策略、分子拥挤剂添加、功能性添加剂和无机-有机添加剂剂等电解质设计可有效降低水分子活性并调节氢键网,减轻HER。构建致密的人工保护层以物理隔离水分子和活性锰负极或使用具有高HER过电位的适当合金化负极可进一步稳定金属锰负极。
2) 锰基液流电池因其高电压和低成本而成为很有前景的候选者,但酸性介质中的Mn3+不稳定性和碱性介质中的MnO42–/MnO4的不稳定性仍然非常具有挑战性。TiO2+和VO2+等无机离子和有机配体可以部分稳定歧化的Mn3+,但效果不能满足商业化的要求,而且机制尚不清楚,需要更新颖的稳定策略和强大的表征技术。然而,对于基于 MnO42–/ MnO4的液流电池,氧化态和还原态的不稳定性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但有效的缓解策略在该领域仍然欠缺,需要更多的关注。由于酸性介质中Mn2+/Mn3+反应和碱性介质中MnO42-/MnO4反应的高电位和高溶解度,开发新型低成本 RFB 系统与高浓度锰盐相结合的液流电池可以提供高能量密度。
3)对于具有双电子转移机制的Mn2+/MnO2基电池,反应速率和路线受质子浓度控制,质子浓度的精确调节决定了电池电压和稳定性。可以通过修饰Mn2+溶剂化结构或在MnO2晶格中引入空位和掺杂等缺陷来改善动力学。基于沉积原理的电池需要高面积容量以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同时受到差导电性MnO2的电极钝化和积累的”死”MnO2的限制。这可以通过采用氧化还原介质如碘化物来解决,辅助均匀沉积的基底修饰液至关重要。对于基于Mn2+/MnO2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提高电解液利用率和体积容量对于提高全电池能量密度至关重要。
4)具有Mn3+/Mn4+化学的MnO2基电池利用嵌入/转化反应,但依赖于不同的离子,要求具有高稳定性的高重量容量,以及对MnO2主体材料在氧化和还原过程中的详细反应机制的更多了解。现有的研究表明反应机理中可能存在多种反应的竞争。可以通过纳米结构设计、表面涂层、导电复合混合物、缺陷工程和电解质优化来稳定MnO2主体结构。此外,应该应用更强大的原位表征技术来全面研究实际电池工作条件下Zn-MnO2电池有争议的反应机制。

04
文献链接



Emerging aqueous manganese-based batteries: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Jiafeng Lei,Liwei Jiang,Yi-Chun Lu*
https://doi.org/10.1063/5.0146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