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专注液流电池测试整体解决方案
客户已累计400+家 论文已发表280+篇
产品销售量600+套 已出口国家10+个
提供液流电池材料/单电池夹具/定制电堆/测试系统一站式解决方案
适用:全钒/混酸、铁铬、锌铁、钒铁、全铁、硫铁、锌溴、锌镍、锌碘、有机水系/非水系等各种液流体系
服务热线:15623629574(微信同号)
欲加入液流电池技术交流群(超1400人,汇聚国内主流高校企业科研人员),请添加微信号:15623629574
论文奖励活动(长期有效):凡使用我司设备发表论文,且在正文标注我司名称,可获得500元~5000元不等现金奖励
全钒液流电池:长时储能的优选路径
长时储能,主要对标抽水蓄能、压缩空气等。抽水蓄能:全球储能容量最大的解决方案,主要限制为场地不灵活、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以及环境问题。压缩空气:地质要求高(盐穴少),系统效率低,燃烧化石燃料增加碳排放。度电成本:以服役年限20年、循环次数20000次、每天2次、储能时长4h计算,钒电池性价比明显提升。
规模与空间:预计2030年国内累计新增
复盘:短时性价比低,长时储能创造发展契机
场景:大容量长时储能调峰为最佳需求
规模:全球长时储能装机量超5GW,国内液流电池占新型储能0.9%
空间:中长期长时储能装机加速,钒电池同步跟进
2040年,长时储能(不包含抽水蓄能)装机量有望达到1.5~2.5TW。麦肯锡预测,长时储能可能从2025年开始大规模部署(30~40GW或1TWh),到2040年,全球部署的长时储能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5~2.5TW,部署85~140TWh的储能容量。预计2031年全球全钒液流电池装机容量将达32.8GWh,国内2030年全钒液流电池装机量达24GW。根据 Guidehouse 预测,2031年全球全钒液流电池装机容量将达32.8GWh,2022-2031年CAGR达到41%。其中,亚太地区预计将达到14.5GWh。根据EVTank统计,预计2025年钒电池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2.3GW,2030年累计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24GW。
产业链:产业链初步成形,电解液价值
产业链:产业链初步成形,电解液价值占比过半
钒电池成本敏感性测算
储能时长为4h时:五氧化二钒价格每增加1万元/吨,储能时长为4h的钒电池初始投资成本增加0.12元/Wh。
钒:原材料自主性高,供应链安全好
离子交换膜:高壁垒,国产化推进
电解液:电池容量无衰减,电解液可回收
电堆及储能系统:电池系统研发周期长,技术壁垒高
钒电池储能系统研发周期长,技术壁垒高,成熟厂商多拥有多年研发及应用经验,行业格局集中。电堆结构设计及优化:电堆的性能、成本、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应用,通过优化电堆结构设计,降低欧姆极化和浓差极化,研发出大功率、高功率密度电堆设计方法,提高了电堆性能,进一步降低电堆成本。储能系统示范化应用:需完成从实验室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发展过程,检测并网后能否长期稳定运行。